返回

第92章 安定城楼

首页
    平日里,泾州城东南西门不开,只可走夹在山隘高塬间的北门。

     这里有著名的安定城楼,也就是北门上方的城楼子,之所以出名是因为李商隐曾经写过一首《安定城楼》赞叹城楼的高大还有城下牡丹园的艳丽无双。

     他在这里结的婚。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虽然唐代诗人们的作品常常都是出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比较喜欢吹牛逼),但李商隐这首还真不是。

     迢递高城百尺楼,沿着山势‘迢递’上去的高城上,有楼高百尺。

    这是从河边开始算的。

     事实上,泾州城已经是从泾河岸边一直修到了北塬(高坡),在兼山之上,北门外瓮城宽一里,名彩门城,彩门城外都是人工削崖夯实的道路和崖壁。

     城很大,也很高,其实是以关隘的形式存在的,规划初就是一座军事重镇,一座军事要塞,所以不用凭规置,不管大小还是高矮宽窄都是依此地地势而来。

     整个城池包括内部地形就是一层一层像大台阶一样从河岸一直过渡到北塬上面。

     泾州城墙高十八米,上面再起高楼,然后从上面往泾河边上看,百尺一点都不夸张,实际已经超出三百米了。

     城墙高且极厚,现在西城墙上后来人挖的窑洞还在使用。

    结结实实的堵住了东西通道。

     暂三团抵达泾州城的时候,是下午三点多的样子,城门还没关。

    但别想着一鼓作气冲杀进去,那不可能,兵马早在数里之外就已经被探知了。

     杨怀兵命全团在城池以西三里驻扎,自己带了牙兵去叫城。

     因为大军就不可能进城,他也懒得绕,直接到了西门。

    这边最近。

     “来者何人?”守城卒在城头上问。

    因为是从里面来的唐军,守城将到是也没惊慌:“来此何事?” “泾州守将可在?某邠州杨怀兵。

    ” “要见我家节下何事?” “节下?”杨怀兵揣着明白装糊涂:“可是冯都督?” “现在是我家田郎君节度在此。

    ” “请问是哪位田郎君?某从泾阳一路驰来舟车劳困补给近无,可否请田郎君一见?” 守城将肯定是城主的亲信,这个都不用问,所以杨怀兵表现的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