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章

首页
    如父,赵兄怎可如此轻慢无礼?” 赵谨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出了酒楼不远,赵暖再也忍不住,狂笑起来。

     “真有你的,你没看刚才赵谨那怂样,活像吞了只苍蝇又吐不出来,哎哟,真是大快人心!你小子什么时候学得这般坏心眼了!” 赵肃诡秘一笑:“我这招能恶心死他,可比你发火揍人有用多了,多学着点儿。

    ” 回到租的院子里,戴公望已经起榻了,正背着手在院子里看树。

     “老师!”赵肃唤了一声,上前拜见。

     对戴公望,他是打从心底感激,如果不是他,自己现在还指不定怎么样,就算多了那几百年见识又如何,没有根基,没有身份,兴许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正因为这位老师,他从一个寒门庶子的身份,一跃成为名士门生,甚至可以能够参加乡试,也正是因为他,自己才能够更加了解这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的人。

     “你回来了。

    ”戴公望转身笑道,他中年丧妻丧子,此后身边只有个侍妾,未曾再娶,也没有子嗣,元殊不在身边,他自然而然把赵肃当成唯一的培养对象,倾注无数心血,也幸得赵肃本身悟性好,短短几年时间,便不负所望。

     “老师怎的也来福州府了?” “我来访友,也是来看你。

    顺道告诉你一个消息。

    ”戴公望拈须,慢慢道:“京城的朋友来信告诉我,我很快就要被起复,所以今日,也是我们师生最后一次见面了。

    ” 赵肃早就知道像戴公望这样的人,注定不可能永远沉寂下去,可没想到会这么突然。

     “老师……” 戴公望摆摆手,带着他出了院子,傍晚的余晖透过叶子间隙洒在他们身上,拉下老长的影子。

     “你可知,我当初为何收你为徒?” 第7章 这个问题的答案,赵肃也曾想过很多次。

     他总不至于自恋到以为是自己的表现在第一眼就打动了对方。

     不待他回答,戴公望已道:“因为我也是庶子出身。

    ” 赵肃愣了一下,看向老师。

     在明代,嫡庶子女不仅在律法规定的财产和爵位继承上,甚至在家里的待遇也大相径庭,在嘉靖三十五年的进士中,三百零五个人,只有十九个是庶子出身,可见其中差别。

     “看到你的时候,我立刻就想到当年的自己,”戴公望拈须回忆:“像你这般大的时候,也是受尽家中嫡母兄弟的冷眼,直到考中进士,这种境遇才渐渐改变,但后来再读书,却不光是为了争一口气了。

    ” 他忽然顿住,话锋一转:“今日便权当是为师给你上的最后一课罢,此后天南地北,也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 被他这么一说,赵肃也觉淡淡惆怅,往日戴公望说过的话一一涌上心头,即便他不是真正的十七岁少年,可这份照顾与爱护,依旧显得十分珍贵。

     “谨听老师教诲。

    ” “嘉靖三十四年,也就是遇见你的前一年,我被罢官,实际上是因为得罪了当朝权相严嵩父子。

    ” 赵肃点点头,这事戴公望曾经略提起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